上海数字文旅中心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一期设计团队:朱㑺夫 钟声 唐栩 徐飞 梁桥 吕志洋 孙淑涵 李文文 杨高虎 高国栋 刘运宝 曲金乐 杨峰 朱书奎 张凤兰 赵小猛 张晓芳 王洋 朱正茂 金德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正努力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一切为了人民,这正是一座城市解决诸多问题、导向全面发展的一把关键钥匙。
根据“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要求,上海市文旅局与徐汇区政府共同推进上海数字文旅中心建设。波士顿国际设计BIDG(上海波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参与项目方案设计。
设计建设过程始终坚持向市民开放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对既有桥下空间设施进行空间治理,最终形成了可欣赏、可漫步、可参与、可阅读的“桥荫新空间”。
北侧万体馆提升改造后成为徐家汇体育公园,目前在建设当中。未来体育公园将承办国内外体育赛事,满足市民健身休闲要求,开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引领体育产业发展。
原来的旅游集散中心,内部广场主要用于旅游巴士的集散和停靠,土地利用效率低,布局待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疫情的影响,人们出游的方式也变为主要以自驾游为主,旅游巴士被需要的程度在逐渐降低。因此原有的旅游集散中心内部的功能需要重新梳理,以解决目前空置的问题。
用地周边的三号线轻轨下空间未充分利用与激活,道路把有限的空间打成零碎地块,车站商业也缺少活力。
凯旋南路建成但未通车,进出车辆通过需要绕路;漕东支路未建成(漕东支路北段未建目前进入地块内地下停车场需要绕路)。
因此,BIDG希望以本次徐汇区政府对集散中心地块的改造为契机,从功能、交通、环境三方面对项目进行提升优化,形成一个崭新的数字文旅中心。
要重新利用北广场,就需要将原来的旅游巴士停车重新安排。根据重新梳理的旅游巴士停车需求,我们将停车场地转移到了桥荫以下的空间。
原桥荫空间中的315kv配电站对于北广场的利用影响较大,经比选,拆除内环二号配电站,原有内环二号配变所供低压路灯改接至新设中山南三号KT2站供电。
原有旅游集散功能西移之后,在用地西侧增加了500平方米的服务空间。新增服务空间共两层,呈不规则椭圆形,二层和顶部逐层外挑,以玻璃幕墙包裹,形成有趣味的形体。
在未来,数字文旅中心北广场、南侧下沉广场和规划中轻轨高架下的运动广场将被从轻轨站引出的步行桥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步行-景观系统星空体育app下载。步行桥穿过中山南二路,和北侧的体育公园步行系统相联系,为各条轻轨线路站点间换乘的步行人流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