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座“小白楼”吗?第一代申花人从这起航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之于第一代申花人,位于五角场的江湾基地就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申花在这里驻扎了七年多的时间,球员宿舍“小白楼”见证了最早的一批申花球员从无名小卒变成腰缠万贯的全部历程,体育场四根巨大的红色灯柱上印刻了追星族们的纯真印记。他们把最好的年华和青春留在了江湾基地,也留下了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和诸多“未解之谜”。
江湾体育场,这座始建于1949年前的体育场曾是当年远东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从老上海队到1994年职业化后的申花队,这座体育场随着申花绽放而更加闻名全国,江湾训练基地则成为了上海足球的摇篮。
江湾基地和足球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据原上海队主教练方韧秋回忆,江湾很早就是上海足球队的训练基地,几十年前,国家队也曾在那里进行长期集训。江湾体育场的最后一次因足球而热是1983年的全运会,上海男足在江湾体育场成功捧杯。
在申花俱乐部成立之前,江湾基地的食堂是间破旧的大房子,四面通风,冬天时出锅热乎的菜一上桌就冷了,大家围坐在一个巨大的砧板周围一起吃饭。体育场边上的三层小楼,从前是上海一线队和青年队的宿舍。宿舍装修之前,球员们中午就在简陋的北房休息。12月的上海天寒地冻,洗完脸毛巾挂上不久就会结冰,因为怕感冒,大家都不敢睡觉。
当年让人最头痛的是如何准时前往江湾基地训练,因为1993年是上海三年大变样的第一年,市区造高架,几乎每条马路都堵车。那时候队员的经济状况远不如现在,一些球员骑着自行车往返于江湾和家里,而大多数人不敢每次都叫出租车,因此经常有迟到的。据当事人回忆,队员一个月的迟到次数会达到惊人的一百多次。
后来经济条件好了,从当年唯一的徐根宝的桑塔纳,到范志毅的第一辆本田轿车,最后离开江湾基地时停车场的私家车已经浩浩汤汤,车满为患。
1993年底,随着申花俱乐部的成立,江湾基地的设施条件才有所改善。宿舍楼用白漆重新粉刷过,“小白楼”也因此得名。改建后,每个楼层的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一楼是洗澡间和办公室,二楼是一线队的宿舍,包括教练房间,三楼住的是二线队队员。
小白一进门就是楼梯,顺着楼梯走上二楼,是申花的宿舍区。那时候,申花的封闭集训时间很长,经常是赛前四五天开始,因此,很多申花球员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小白楼里度过。宿舍区门口有一扇常年上锁的大门,二楼楼道口是球队开准备会的会议室,紧挨着的是一间大的桌球房,那是祁宏谢晖最喜欢的地方,经常能撞见二人打台球的场景。
二楼往里走,楼道的两边是申花队员的宿舍,运动员房间里的设备颇为简陋,没有单独的卫生间,空调也是后来才装上的。队员两人一个房间,室友基本是固定搭配,几年不变。比如范志毅一直和吴兵一个房间,吴承瑛和成耀东也住过一段时间,申思和朱琪这对室友从来没有被拆散过……那个年代流行张贴海报,申花队员们也不例外,范志毅的房间里贴满了世界球星的海报,而被这些球星围簇着的是范志毅自己的海报;谢晖的床铺上方天花板上,则贴着让许多教练和工作人员不敢抬头的外国美女海报……
楼道最里面的一个房间属于主教练徐根宝,是一个客厅+会议室+卧室的“豪华”套间。徐根宝的桌前,摆满了各种文件和报纸资料,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徐根宝坐拥基地唯一的直线电话,无论是输球或者赢球后的夜晚,徐根宝都会守在电话机旁,等待一些亲近的记者朋友或者高层领导给他打来电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小白楼”的七年时光记录着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回忆,有半夜从球员地下钻出来的疯狂球迷,也有申花前往客场比赛时的宿舍盗窃案,还有谢晖溜出小白楼被徐根宝罚一万元的青涩往事……
如果说江湾代表了申花的“前世”,那么千禧年后的“康桥基地”,则是申花的“今生”,也是“申花”这块上海滩老字号的延续。那年埋在江湾看台上的那些种子,成为日后申花队的中流砥柱。那在江湾看台上看老大哥们训练的杜威、孙吉、孙祥等“有线”一批,后来在康桥基地逐渐成为申花的主力军,走上职业联赛舞台。
位于浦东沪南公路2600号的申花康桥基地,曾代表上海足球训练基地的最高水准。那次迁移,对球员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生活中心的转移,在江湾基地的时候,大多数球员与教练都把自己的家安在上海浦西,全队几乎没有人住在浦东,但是伴随着基地的迁移,新生代球员开始将自己的家搬到浦东,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内外援租房也都在康桥基地附近。
一直到今天,申花即将迎来25周年之际,康桥基地依旧是申花的梦工厂,是申花球员们的另一个家。随着绿地集团入主后,重新拾起了青训,U15、 U17、U19三支梯队在这里训练和生活,新一批申花人和当年从江湾基地的第一代申花人一样,以康桥基地为原点,开启属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新篇章。
大概是两三年前吧,有朋友问我愿不愿意做点跟足球有关的事情,就在江湾体育场那里,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对我们这批人来讲,江湾体育场是一个太特别的记忆了。
我是1998年转会到申花的,也是那一年住进江湾基地的。说实话,跟后来的康桥基地相比,江湾基地的条件算不上好,包括训练结束之后,有时候球衣还有球鞋什么的都还要自己洗,哪像现在这样,有专门的队务做这些事,当时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弄的。住的还有吃的什么都不能跟现在比,反正能吃饱就行;出去的话别说开车了,那会儿有辆摩托车甚至电动车就已经很拉风了,不过那会儿基本上也没什么出去的机会。
印象深刻的还有球迷。每次训练完了回宿舍,一路上都会有球迷过来要求签名合影,我属于那种人气不怎么旺的,一来因为我踢的位置,守门员嘛,把球扑出去正常的,扑不出去就是你踢得臭;二来长得也老实星空体育平台,哈哈。有没有羡慕队友?不瞒你说,刚开始有过一点,年轻人谁还没有点虚荣心啊?不过后来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你把球踢好了,别人自然也就认可你了,对吧?
申花搬去康桥基地前的最后一次训练,记者拍了一张我在水龙头那里洗球鞋的照片,这个我也一直留着的。对我来讲,在江湾的三年,是我足球生涯当中难以磨灭的一段时光,简单并且快乐着,相信很多队友都会有跟我一样的感受。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p>